天气预报:
 
 
感怀的风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感怀的风
在路上
作者:严莹燕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08 11:14:59

    经常要去乡下调研,但我还只能算一个路盲。每次都是师傅负责开车,我负责看窗外情景,至于路况如何,这一条岔路口怎么走,路旁有哪些标志,很少会去注意。即使自己已学会开车,极少的开车机会也都是在宽阔笔直的公路上走,乡下那些曲里拐弯的道路是没有胆量开的。但去年开始,我开始关注起了一种路——孩子们上学的路。

我的童年,大部分时间在村子通往村小的上学路上度过的,那条田间小道,雨天路滑,冬天路冻,经常是摔了爬起来,爬起来又摔了,但父母好像也没担心过,除了一个水塘,其他地方就是摔一下最严重也不过鼻青脸肿,要不就是裹一身烂泥,没什么大碍。

可现在的孩子们,和我们那时候不一样了,村小没有了。我七岁的侄女,得去离家五里多的中心小学上学。而且,江山大部分的孩子都和她一样,读书的学校,对他们来说,离家很远很远,不是靠脚能走到的,而要坐车才行。安全地上学去,安全地回家来,这成为他们父母的迫切愿望。

学生交通安全保障工程,从去年开始,连续两年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十大项目之一。人大常委会,在原来关注的基础上,也更加重视,加大了监督力度,进行了重点监督、持续监督。作为教课文卫民侨工委的一个成员,我也一直参与其中。去年,常委会安排了视察和审议。为做好准备工作,领导带着我们跑了不少地方,哪段路已经有了标志,哪段路有了护栏,哪段路有多少孩子要经过,哪段路有个特别危险的拐弯,都是我们特别关注的地方,就是这样慢慢地跑,对路的认识慢慢加深了,原来平时一直忽略的路有那么多的讲究。视察时,在相对危险的路段,常委会委员们都下车边走边检查。犹记得常委会审议时,有位领导说:这是紧扣百姓民生福祉的大事,必须要办好!2013年底,财政1000万元预算到位了,5536个孩子解决了接送问题,10辆专用校车开进了学校……在这些数字背后,蕴含着多少人的汗水和努力啊。

又到一年9月开学季,孩子们上学路上还顺利吗?年初预定的二期目标进展如何?为配合常委会对这项工程的询问,我们又上路了。

在四都傅竹街,孩子们回家的路段,不陡峭,但银色和橙黄色相间的保护栏一路延伸过去,崭新且醒目,通行在这样的路上,心中平添一种踏实感。一起调研的教育、交通的同志介绍,四都范围内的所有路段都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按期完成了,“终于可以放下心了”。坛石镇定家坞村的候车点设在村口的一块三角空地上,右边是山,前面是路,后面是几个大水泥墩隔开的田坎。工委领导把前后左右的地形看了又看,说:“孩子们站哪里候车?你们看基本上没有什么落脚的地方,如果有其他车子经过,退都没地方退,很危险的。这样不行,要平整出一块空地来。”在场的人站着展开讨论,最后一致觉得把水泥墩往后挪是最好的办法,既能空出地方,也能防止孩子们无路可退掉进稻田。离开时,领导又特意叮嘱:“这事不要拖,一定要抓紧做啊。”村书记连连点头:“放心,放心,一定会想办法做好!”

就这样,一个点接着一个点,一段路接着一段路,哪里最不平整,哪里最不安全,我们偏向哪里行,一上午跑完四个相关乡镇,又累又饿。回程中,我的胃再也经受不住,开始隐隐作痛。不过,我的心,却因为这段奔走踏实起来。

是的,因为我们的孩子在路上,所以,我们人大常委会的“眼睛”,也紧盯在路上。按照职能,常委会不能直接给孩子们造一条路,或购买一辆校车。但是,只要我们坚守职责,一直努力,相信孩子们的上学之路一定能越来越宽敞,越来越安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