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城区人大清波街道工委“人大代表进社区”的做法与成效
为进一步规范和深化“人大代表进社区”活动,切实提升代表履职实效。上城区人大清波街道工委结合自身实际,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创新工作理念,拓展监督渠道,以群众需求是我们工作的“风向标”为原则,以上城区人大代表第一、第二接待站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以首创人大代表律师服务团、“柔性”工作法为长效机制,较好地发挥了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和整体作用,为清波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人大清波街道工委自上城区第一、第二人大代表接待站于2009年12月份正式成立以来,共计组织地区两级人大代表开展接待选民活动10次,参加接待的代表49人次,接待选民与群众98人次,听取和反映选民与群众意见72条,反映困难问题33件,妥善解决了地区300余户的煤气管道安装、光复路公厕改造提升、庭院改善后续完善、吃早餐难等多年来未解决的老大难问题,赢得了选民群众的拥护和人大代表的认可与赞扬。
一、“三措并举”优化代表履职载体
人大清波街道工委举全力设立“人大代表接待站”,源自选民的迫切要求,更是构建和谐社区,建设幸福清波的重要举措。2009年12月份,人大清波街道工委根据上城区人大常委会出台的《杭州市上城区“人大代表进社区”接待选民与群众工作规则》的要求,将原来的人大代表每次轮流到两个社区接待选民,升级为在覆盖整个清波地区的人大代表接待站内接待选民。
在上城区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人大工委“三措并举”率先在全区成立首个人大代表接待站。一是“四效同步”,保障接待站正常运行。在区人大常委会的悉心规划及现场指导后,工委对代表接待站的组织架构、人员安排、内部设施等问题进行了精密部署。通过采取“落实场地、强化制度、明确责任、细化过程”四效同步的方式,稳步推进接待站的建设工作,确保接待站的正常、有序运行。
二是“四心兼容”,切实提升代表履职实效。人大代表接待站的成立为人大代表充分履行职责探索了一条有效的途径,进一步增强了代表联系选民的责任心和主动性。在接待活动中,工委要求每位代表都能做到 “四心兼容”,即,热心代表接待活动,用心收集选民意见,倾心做好人大工作,关心选区居民群众。通过接待站接待选民这个活动载体,不仅使选民们更进一步了解了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作用,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更为代表创造了深入了解社区重点工作,倾听基层社情民意的机会,便于代表知情知政,为履行好代表职责奠定了基础。
三是“四步落实”,促进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尽管人大代表接待站正式投入运行只数月有余,但在接待工作中,居民们所反映的社区部分道路破损严重、辖区绿化档次不高、煤气管道尚未安装、小区物业管理不善、公厕亟待改造提升等多方面的问题均得到了妥善解决或有效反馈。迄今为止代表在接待活动中,收集的选民意见中有70%都得到了圆满解决,30%的问题均已提交职能部门或上级有关部门协商解决,促进了地区居民群众幸福指数的不断攀升。
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得益于工委坚持的“四步落实”即一听,在接待过程中认真听取选民所反映的意见建议,并予以记录在档;二看,会后工委组织代表对选民反映的意见建议进行实地查看,增强对意见建议的全面了解;三定,针对居民提出问题,能在会上解答的立即给居民答复,街道层面能解决的立即督促解决,街道层面不能解决的将反映给有关部门,尽最大努力给选民满意的答复;四答,工委对选民提出的意见建议将定时向选民做出解答,保证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答复。
二、“三项制度”开辟代表履职“快车道”
上城区人大清波街道工委在人大代表接待站组织地区人大代表开展接待选民活动中建立的三项制度也标志着上城区第一、第二人大代表接待站真正驶入了规范化运作的“快车道”。
“第一项”严格代表接待选民程序显规范。经过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培训之后,工委对接待的流程以及如何有效解决选民提出的意见建议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参与接待的代表按照接待流程将提交问题的选民的基本情况、反映的问题、解决的方案记录登记在册,并对问题的进一步解决进行专人的跟踪督办。接待选民活动现场反映的问题分别被与会的人大代表分解落实。如针对定安路社区居民提出的后市街143号前倒粪处严重影响居民实际生活的问题,叶素代表立即在现场联系清波环卫所询问相关情况,并表示要跟踪督办到底;清河坊社区选民提出的十三湾巷21号危房影响居民安全的问题,汤桂云代表从拆迁或整修两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并现场向选民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劳动路156号204室曹大伯反映的地区出租房内存在的安全隐患、逃避纳税、登记制度不落实等情况在上城甚至杭州地区都很普遍,叶晓英代表当即表示会对此事进行调研,并将在闭会期间以意见建议的形式提交区人大常委会;柳浪新苑26-3-202室的祝大姐提出的在公共区域搭建厨房的现象无人能管的情况,引起了王国民代表的重视。他当即表示会对此事进行跟踪、督办,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里给居民满意的答复。
“第二项”现场为民解疑答惑见实效。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收集的意见建议很多涉及职能部门进行解答,一般会后再去寻求职能部门的帮助,一方面居民反映问题的原本性及迫切程度很难还原,另一方面解决问题的时间被拖延。为此,在接待站接待选民活动时,人大工委尽可能的将可能涉及到的职能部门请到现场,及时解答居民提出的意见建议。家住荷花池头36号3-701室的高阿姨反映因其房子的南面有一幢正在建造的房子高度超标,影响到周围居民采光和隐私的情况。参与房屋设计的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的陈工程师以及具体负责此项目的上城区危改办的刘处长立即在现场向居民展示了相关工程图纸,并作了相关解释说明。在陈工程师的耐心解释下,居民们了解了设计虽然影响了房屋采光,但全都是在标准规范之内的情况。而刘处长也在现场表示,考虑到居民的实际利益,已经将原来房屋设计中的阳台部分全部撤除,并向上级领导请示,对房屋的高度进行一定程度的降低,最大程度上满足居民的要求。此答复获得了居民的认可。
“第三项”搭建选民诉求平台求畅通。代表接待选民活动中除了上城区人大代表参加之外,人大清波街道工委还定期邀请杭州市人大代表李国平、傅欣、林国庆等参与接待活动。市人大代表的参与为接待站畅通选民诉求、更有效解决选民意见建议提供了保障。如当荷花池头36号3-701室的高阿姨反映的问题听到负责设计、施工人员的解释之后仍然不是非常满意时,市人大代表林国庆表示她将通过市人大代表的身份联系市规划局,将为选民们争取最大的利益。此举得到了居民百姓的一致认可。
三、“三项创新”切实为民解忧排困
人大清波街道工委为更大力度解决接待站收集来的民生难题,积极挖掘地区资源,有效共享信息,创新工作模式、健全组织网络、保证本地区代表接待站工作的稳步有序推进。一是首创人大代表接待站律师服务团。人大工委成立了由上城区人大代表、浙江乐道律师事务所首席律师陶旭东等四名均获市、区级法律援助先进个人的律师组成的上城区第一、第二人大代表接待站律师服务团。代表接待站与事务所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保障律师与清波地区人大代表共同携手接待选民机制的有效运行。律师服务团与代表接待站的紧密合作除了体现在定期为社区选民培养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之外,更注重在代表接待选民的过程中面对面为选民提供法律咨询、帮助困难居民依法获得法律援助等,实现了从单一接待选民到多方位为选民化解矛盾难题的跨越。自律师服务团成立以来,律师与人大代表携手走进社区,认真聆听地区选民亟待解决的各类热点、难点问题。从接待站成立开始到目前为止,收集梳理的各类意见、建议中有6条居民反映的生活难题是由律师现场给出答复解决的。律师服务团的成立搭建了人大代表、律师与选民之间的沟通平台,一方面可以让选民通过这个平台将诉求反映出来,寻求助解;另一方面,可以让代表、律师携手深入了解民情民意,为社区管理提供建设性意见,从而拓宽民主参与渠道,更好地服务和改善民生。
二是首倡人大 “柔性”工作机制凸显履职人性化。人大工委首倡 “柔性”工作机制,是创造一种与市、区各级职能部门主动、及时、良性的沟通对接方式。特别是针对地处老城区的清波地区遗留下来的许多老大难问题,能促使职能部门变被动处理问题为主动协调解决难题。同时,强调面对面的交流以及日积月累的良性互动,将重点变提升意见建议满意率为提升意见建议解决率。人大清波街道工委通过定期召开互通交流恳谈会和平时的多角度互动沟通等多种形式将代表们在社区收集、了解到的民情民意,第一时间传达给各个职能部门。通过兄弟单位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提高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达到能为老百姓多办事、实办事、快办事的效果,一改以往急事难以快速解决的现象,变“文来文往”为“人来人往”。
三是首推代表接待选民 “回头看”活动,进一步提升履职实效。在做好今年全区首个代表接待站接待选民工作的基础上,人大工委注重落实代表参与意见建议督办情况。通过有步骤地开展代表接待选民 “回头看”活动,将代表走访选区收集上来的未能解决的意见建议列入重点督办范围。努力在接待选民 “回头看”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体现听选民意见、请选民参加、向选民反馈、受选民监督,提高办理选民意见建议工作质量。同时人大工委还将对选民提出问题的解决情况进行梳理汇总,在“回头看”活动中及时地向选民们进行通报。